纳米人

AM:通过红外调控作用光谱和表面光电压检测揭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埋入界面处的陷阱载流子动力学

NavyLIu
2025-04-14


image.png

界面工程是一种经过验证的策略,通过控制表面电子缺陷和载流子捕获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SC)的效率。钙钛矿和上部电荷提取层之间界面处的陷阱态是可获得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由于缺乏选择性和非破坏性的工具来进入埋入界面,对钙钛矿层未暴露表面的理解仍然难以捉摸。近日,帝国理工学院Artem A. BakulinZiming Chen、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Igal Levine介绍了一种新的光谱技术,通过结合红外光的光阱激活和表面光电压检测,监测埋入界面处捕获载流子的纳秒到毫秒动力学。

本文要点:

1) 各种PeSC架构中,该方法表明,大多数界面陷阱位于钙钛矿和空穴传输层之间,这表明在所研究的PeSC系统中,空穴陷阱(如阳离子和铅空位)比电子陷阱(如卤化物空位)更具优势。

2) 所提出的新方法将界面载流子损失贡献与顶部和埋入表面分开,为通过界面优化实现高性能PeSC提供了设计见解。

参考文献:

Beier Hu et.al Revealing Trapped Carrier Dynamics at Buried Interfaces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Infrared-Modulated Action Spectroscopy with Surface Photovoltage Detection Adv. Mater. 2025

DOI: 10.1002/adma.202502160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502160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