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一种高效柔性钙钛矿光伏的埋入界面固定方法

2025-05-04
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在柔性和轻质光伏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实现其大面积印刷制造仍极具挑战性,特别是埋人界面处的缺陷富集问题,这对有效的载流子传输至关重要。在此,南昌大学陈义旺院士、孟祥川设计了一种界面紧固策略来提高PSC的性能和稳定性,包括将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引入钙钛矿前体和电子传输层上的乙二醇(EG)。
本文要点:
1) HDI和EG在成膜过程中的原位反应可以抑制前驱体沉积过程中复杂中间相的形成,从而实现均匀的胶体分布,减轻钙钛矿薄膜的梯度残余应力失配,增强埋入界面接触。
2) 由此产生的刚性、柔性PSC和模块(25 cm2)分别实现了26.04%、24.16%和20.40%的PCE,封装器件在储存6380小时后可以保持超过80%的效率。该工作为同时优化埋入界面的接触质量和钙钛矿的结晶质量提供了指导,这符合钙钛矿光伏大面积、高质量和均匀沉积的要求,并促进了其印刷制造和商业化转型的发展。
Zhixing Cai et.al A Buried Interface Fastening Approach for Efficient and Flexible Perovskite Photovoltaics Adv. Functional Mater. 2025
DOI: 10.1002/adfm.202505921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505921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