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Chem. Soc. Rev:铜死亡机制及其纳米治疗策略

柚子
2025-06-17


同济大学逯向雨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院士和海南大学Ke Li对铜死亡机制及其纳米治疗策略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本文要点:

(1)将Cu物种与三羧酸(TCA)循环的脂化组分进行结合可诱导铜死亡,其是一种新型的铜(Cu)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自2022年被发现以来,铜死亡一直与材料科学领域紧密关联,这也为铜基纳米材料在多种疾病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生物学基础。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铜递送纳米系统可以特异性地增加疾病部位的铜水平,诱导铜死亡以实现疾病治疗,并且可以在正常组织中最大限度地减少铜的不良释放。这种由纳米材料介导的新型铜死亡被称为“纳米铜死亡”,是化学、材料科学、制药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2)作者在文中全面总结了铜死亡在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深入介绍了纳米材料介导的铜死亡的生化基础、铜死亡诱导剂的合理设计、提高治疗特异性的策略以及以铜死亡为中心的癌症治疗协同方法。除肿瘤学外,作者也对铜死亡的其他应用,如抗菌、伤口愈合和骨组织工程等进行了介绍,突显了铜死亡在开辟创新治疗策略等方面的巨大潜力。随后,作者从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等角度对铜死亡的临床转化潜力进行了评价。最后,作者回顾了铜死亡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潜在的解决方案,重点讨论了这一新兴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

Lijie Mao. et al. Cuproptosis: mechanisms and nano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cancer and beyond.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25

DOI: 10.1039/d5cs00083a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cs/d5cs00083a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