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重庆大学艾斌AOM:手性超材料!

Wiley
2025-09-16


1758011467856348.png

手性超材料纳米传感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其有效地提高了手性物质在定性和定量的检测能力,但高灵敏度传感结构的制备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近日,重庆大学艾斌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Born-Kuhn理论的2.5D 手性超材料结构,其为采用阴影球光刻技术制备的三层Ag/SiO2/Au旋转纳米孔阵列,具有高手性灵敏响应。该结构通过等离激元共振增强手性光学响应,实现超高不对称因子(g = 0.6)和圆二色性与厚度比(CD/t = 67°/μm)。结合机器学习优化几何参数,精准调控光学性能,并通过实验验证,显著提升手性超材料的设计效率与性能上限。所得纳米结构表现出显著的手性光学活性,可实现高灵敏度的沙利度胺对映体无标记检测。所提出的2.5D结构突破了传统2D、3D、Born-Kuhn模型的局限性,兼具制备简易、低成本和高性能等优势。

1758011480511097.png

图1 a)3RHA设计和制造过程:紧密六方堆积的 PS 球经过刻蚀得到目标直径的微球阵列,以不同的入射角和方位角进行 Ag、SiO2 和 Au 的三次连续沉积,得到3RHA薄膜的逆时针和顺时针的镜像结构;b)2D、2.5D、3D CMs结构的类别示意图


同时,采用二范数降维技术进行全谱信号处理,显著提升ΔΔλ特征提取能力,实现了对手性沙利度胺对映体的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检测,为手性传感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这种可扩展且精确的方法显著推动了Born-Kuhn型手性超材料的进步,为超薄、高性能手性光子和传感器件提供了一个实用平台。

1758011495456972.png

图2 实验制备3RHA的手性分析:a)SEM图(例尺为200 nm),插图为电场|∆E/E0|分布,b)实验的CD和不对称g因子光谱,c)比较仿真和实验中3RHA与已有研究关于2D、3D、BK模型CMs的CD/t响应,d)手性对映异构体作用于结构、偏振器-CCD光谱仪系统检测、ΔΔλ和L2(ΔΔλ)两种光谱分析方法,e)LH-和RH-结构的CD光谱,f)对比LH-和RH-结构有和没有R-Thd时的CD谱图,g)R-Thd和S-Thd的ΔΔλ和L2(ΔΔλ)对比图

 

期刊简介

4.png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是一个国际性的、跨学科的论坛,针对材料科学的同行评审论文,重点关注光-物质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致力于光子学、等离子体、超材料等领域的突破性发现和基础研究。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